您的位置: 首页 > 专题 > 文章
专题

专题:伦敦奥运会 中国游客夺取“消费金牌”

KITCO金拓 2012-08-16 15:08 作者简介 打印

 

【导语:伦敦奥运会,中国居奖牌榜第二。同时,中国人在伦敦创造的另一个纪录更让人叹为观止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欢迎来到伦敦”,在伦敦奥林匹克公园的Westfield商场中庭,硕大的中文条幅从天而降。这家商场工作人员所穿的T恤,胸口也用中文写着相同的问候……伦敦商家为何对中国游客如此情有独钟? 据国际信用卡巨头Visa公司统计,奥运会期间,中国游客出手最为阔绰,平均每笔消费高达203.04英镑,约合人民币2030元,排名第二的阿联酋平均每笔消费只有181英镑。难怪整个伦敦都张开热情的臂膀,对钱包鼓鼓的中国游客热情地说:伦敦欢迎你! 

伦敦商场打出中文标语欢迎中国游客

无论是在伦敦的传统商业旺地牛津街、邦德街,还是在借奥运之势新近崛起的奥林匹克公园商圈,汹涌的人潮里都少不了中国人的身影。尽管因为距离、签证等原因,中国游客的总数比不上美国游客,导致在消费总额的排行榜上没能力压美国成为老大,不过中国游客显然是英国商家最欢迎的上帝

 

中国游客出手大方,除了自身腰包够鼓以外,还因为伦敦的商家做好了一切准备,为中国游客扫除了购物障碍。包括SelfridgesWestfield在内的大型百货公司,全都开通了银联结算。中国游客甚至不用开通国际信用卡,就可以像在国内一样,轻松地刷卡消费。

 

瞄准中国面孔

在伦敦市内购物,最出名的是牛津街上的塞尔弗里奇百货公司,不少国际大牌在牛津街上的唯一门店都设在里面,而这些奢侈品品牌的店面也都配有中文导购。为了方便中国人购物,在亚洲面孔刷卡结账时,收银台小姐甚至会询问是通过英镑、美元还是人民币结算,所有柜台都收银联卡。

 

中国人已经成了豪客的代名词,我们每天都可以卖掉至少100个包给中国人,不少中国人来了以后就买三四个,甚至他们喜欢买好几个同款的。在路易威登店里服务的英国导购杰希已经对中国人的购买能力见怪不怪了,现在我们有三四个中国同事,因为很多来购物的中国人并不会说英文。也许十年前我们会更看重来自阿拉伯地区的客人,但现在毫无疑问,所有的导购都瞄准了中国面孔。

 

奥运会期间,中国大陆和港澳台地区有25万人来伦敦观赛,而根据统计,每个中国游客平均在伦敦的花费比阿联酋的游客都高出10%我们店里现在每天都塞满了亚洲人,我想大部分是来自中国。现在每天办理免税的销售金额已经超过了销售总额的40%,说明这段时间内全部都是欧盟以外的游客在买、买、买!塞尔弗里奇百货公司的客户服务部经理安先生每天都异常忙碌,卖的最好的就是巴宝莉了,我们在奥运前还进行了打折促销,所有打折款几乎是一抢而空。搞笑的是,他们的店还不在一楼大厅,但完全不影响销售业绩。

 

最爱奢侈品

奢侈品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是非生活必需品。据咨询机构麦肯锡20113月发布的报告预测,中国消费者在奢侈品上的支出每年增长18%,到2015年将达到270亿美元,届时将位居世界第一。

 

在伦敦最著名的哈罗德百货内,世界顶级奢饰品品牌一应俱全,而这里也成了中国游客最扎堆的地方。名品汇集的打折店Bicester Village远离伦敦市区,但路途遥远依然挡不住中国游客挖掘金矿的脚步,奥运期间,这里每一天都被中国游客充斥着。

 

日前,在英国WALPOLE奢侈品协会召开的一次发布会上,与会的多位奢侈品业内人士一致认为,中国游客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军。此处提及的奢侈品不单单指的是名牌皮包、衣服、化妆品,也包括奢华的酒店、饮食消费。某奢侈品牌手机发言人甚至表示,目前到英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家庭旅游的比例呈上升趋势,可以经常看到家长带着孩子一同购买奢侈品的景象

 

英国旅游局专门负责中国事务的刘慧心告诉记者,中国游客对奢侈品的狂爱已经让英国人震惊了。去年圣诞节的打折季,中国人的购买力让英国人望而兴叹,英国媒体甚至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叫做北京镑,也就是中国人所花的英镑。” 

中文导购成必须

在哈罗德百货里购买巴宝莉皮包的罗小姐,英语并不太灵光,只能用于最简单的日常交流。但是,语言的障碍已经不能阻止她购买奢侈品了——人家专柜都配备了中文导购!巴宝莉专柜的中文导购许小姐,是中国香港人。熟识普通话、粤语和英语的她,很轻松地就得到了这份报酬不菲的工作。她笑着告诉记者:中国游客就是购买力超强,我的销售额在几位导购里遥遥领先,全都是拜中国游客所赐

 

为了应对奥运期间庞大的中国游客潮,伦敦的不少商场都临时聘请了中文导购。在Westfield商场内的某化妆品专柜,来自上海的留学生SUSAN正向几名来自国内的游客推销产品。做成一笔生意后,小姑娘笑嘻嘻地说:我今年暑假就没回国,留在这里打工。我是奥运会前一个月才找到这份工作的,因为商场要吸引中国客人,我跟我的几个同学现在都在这里当兼职导购

 

除了必须的中文导购外,英国人在很多细节上都考虑周到。记者在一家化妆品店内购买了几样产品后,店员主动给我讲解了到机场退税的事宜,最后她拿出一张退税注意事项的小册子送给记者。记者翻开一看,里面居然全都是中文!万事俱备,伦敦商家只用笑眯眯地等着中国游客掏钱了。

 

(声明:以上资料搜集于网络,仅供参考。)

分享到: